Quantcast
Channel: 張協興茶行 –茶說壺途
Viewing all articles
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

炭火焙出的傳承味-張協興茶行

$
0
0
張協興茶行

張協興茶行

茶說喝茶,愛的就是那茶中韻味,就愛那炭焙火下,茶葉所轉換出的繞喉餘韻,深沉、生津而回甘;因此重發酵重焙火的傳統凍頂與木柵正欉鐵觀音,就會是茶說茶桌上的常客。茶說喝張協興的鐵觀音大約有三個年頭,茶齡並不算長,但在喝過的幾家木柵鐵觀音中,還是張協興的鐵觀音比較合茶說的味,因而候著張協興的春、冬二季,也成了習慣。

初期原本是由台北的好友幫忙跑張協興購茶,後來怕麻煩好友,也就自行跟店家聯絡購茶,幾季下來,茶說也喝過不少張協興各茶種的焙火茶,於是興起一念來寫篇心得。

 

一、木柵正欉鐵觀音

下圖:茶乾。

張協興茶行-鐵觀音

張協興茶行-鐵觀音

下圖:茶湯色

張協興茶行-鐵觀音

張協興茶行-鐵觀音

下圖:茶底。

張協興茶行-鐵觀音

張協興茶行-鐵觀音

產地:木柵

張協興的木柵正欉鐵觀音,沒有那種熱水一下,馬上就香氣直衝雲宵的情況,而是一種隨之而來很沉的味,一種緩慢且厚實的味兒,這是一種能讓人沉澱的味道。

木柵正欉鐵觀音,茶說習慣等茶放溫後再喝,因為熱熱的喝鐵觀音並無法喝出它的韻味,張協興的鐵觀音聞起來,是一股熟果香帶點花香,杯底留香持久,茶湯中有著一股因炭焙而產生的火味,這股火味會隨著時間而有所轉變,從一開始的火燥,慢慢變成溫純的火香,很暖和,因此炭焙過後的鐵觀音,必需開封退火至少三個月,方能進入較佳的品茗時機,當然能放入紫砂陶罐中,退個半年或一年以上是最好的,因此茶說喝鐵觀音,都是冬季喝春茶;夏季喝冬茶。入口後的鐵觀音,與其它熟茶不同的地方,是在於它的喉韻,會有一股只有鐵觀音才有的韻味,有點酸卻也說不上來,能生津。

 

二、台灣水仙

下圖:茶乾。

張協興茶行-水仙

張協興茶行-水仙

下圖:茶湯色。

張協興茶行-水仙

張協興茶行-水仙

下圖:茶底。

張協興茶行-水仙

張協興茶行-水仙

產地:木柵、坪林

水仙茶,原產於福建地區,屬烏龍茶系的一種。台灣早期也多有種植但後來因砍伐改種其它茶種,所以越來越少,目前在北部木柵與坪林地區均有少數種植。

張協興的水仙茶,是混合木柵與坪林兩地茶葉所進行焙製的,這也是張協興實驗後所決定如此。這台灣水仙,是茶說第一次嘗試的茶種,沒有過去的經驗,只能說說感想。記得初泡這茶時,茶說老爸言道:我在三樓就聞到這茶香了!可見此茶威力很足,但說到這茶的滋味,倒也讓茶說有陳放的期待。這茶香氣如花果之香,杯底的味道也很聚,其茶味苦、甘,但不澀,有種特別的韻味,生津留韻於舌中至前,口中留韻時間也很長。不知此茶陳放十年、二十年之後,這茶的苦甘韻味,不知會有何變化,下季封茶陳放試試。

 

三、佛手茶

下圖:茶乾。

張協興茶行-佛手

張協興茶行-佛手

下圖:茶湯色。

張協興茶行-佛手

張協興茶行-佛手

下圖:茶底。

張協興茶行-佛手

張協興茶行-佛手

產地:坪林

佛手茶又稱香櫞種,據說是將烏龍茶枝接在佛手瓜後所產生的茶種,是真是假茶說無法考證。佛手茶其葉子大於一般烏龍茶葉許多,葉片寬大且葉面起伏,在台灣的北部坪林與中部南投、阿里山均有少量種植,有種不同於烏龍茶的特殊花果香氣。佛手茶水甜,經炭焙後會有另一股不同的風味,讓佛手茶湯更顯溫和,茶說認為佛手茶亦是很適合炭焙的一種茶;由於佛手茶的茶葉較為寬大,因此茶乾亦比較大顆,置茶量無須太多,也是茶說很愛的茶種之一。

 

茶說對於炭焙茶有時別的偏好,但不是每種茶都適合炭焙,同時也不是每個焙茶師功夫都很到位,炭焙茶葉是一門很深的功夫。茶說永遠記得在台南某老茶行的七十多歲老茶師跟茶說談道:「焙火是一味藥。」,這個「藥」字代表的意思很令人長思,該老茶師也很讚同張協興傳統焙火的傳承與功力。他說道,真正的炭焙,並不是把茶葉焙的黑黑焦焦而死氣沉沉,而是焙後烏亮,茶葉卻仍保持彈性。因為焙茶是一種對茶葉性質的轉換,這個轉換也是「藥」字的意義所在,所以炭焙茶葉,焙茶師對「火」的控制功力與經驗是很重要的。

關於焙火,在烏龍茶系的茶葉製程中,是很重要的一環,茶的成功與否,幾乎決勝在這個環節。在早期尚未有電焙烘茶的年代裡,茶葉的走乾、復焙去雜味等,都是要造炭火來進行焙茶處理,焙茶靠的是師傅的經驗,套句口水廣告詞:「好的焙茶師傅,會讓好茶上天堂;壞的焙茶師傅,會讓好茶下地獄。」

隨著電焙機械的發明與改進,茶葉的焙火有了技術上的穩定性,也漸漸的取代了傳統的炭火焙茶,但茶葉在受炭火烘焙的原理,必竟還是與電焙的焙茶機不同,焙出來的茶葉風味也是不同,茶說無法有數據說明,但依茶說的觀點,傳統炭焙是透過火所產生的火溫,焙進茶葉的骨子裡,對茶葉進行一種質的轉化,與一般純粹靠溫度提升下去「焙」的方式並不同。換個方式說明,就像紫砂一廠在窯燒時,是透過重油窯來進行窯燒,現代則是透過電窯的方式下去窯燒,前著是透過「火」的介質,有氣氛、有溫度;後者是單純透過「溫度」,將泥胚加熱至熟成,這二者所產生的紫砂壺成品,是有著明顯的不同。

張協興茶行在民國57年,店裡將炭焙室改建至二樓,近幾年來,由於周圍的建築物越來越靠近,如果持續在原址起炭火會有其危險性,因此暫停了以炭火焙茶的作業,改以電焙製作。一直到民國102年,為了傳承這門技術,張協興茶行在山上重新準備了一間炭焙室,每年在春、冬兩季茶製成後,會起十四天的炭火來烘焙鐵音、烏龍茶以及冬季才有的私房波羅蜜茶(金萱)。

以下是張協興茶行所分享的炭焙照片:

 下圖:炭焙所使用的木炭。

炭焙用木炭-張協興*

炭焙用木炭-張協興*

 

下圖:張協興傳承六十幾年的炭焙方式,是從上層以碳化稻殼起火,以留多少灰的厚薄來作為溫度的掌控,照片中的火舌是正在起火中,焙茶時要蓋灰不能見火。

炭焙起火-張協興*

炭焙起火-張協興*

 

下圖:置上焙茶籠,炭焙茶葉中。

炭焙茶葉-張協興*

炭焙茶葉-張協興*

 

下圖:94歲的茶行第一代老闆忍不住下來示範翻茶技術,看似緩慢的動作卻蘊藏著無數年的經驗。

94歲第一代老闆示範-張協興*

94歲第一代老闆示範-張協興*

 

備註:本文中已註記「*」之圖片,版權為張協興茶行所有,茶說壺途已取得使用權利,未經許可請勿任意轉載。


Viewing all articles
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

Trending Articles



<script src="https://jsc.adskeeper.com/r/s/rssing.com.1596347.js" async> </script>